- · 《市场观察》刊物宗旨[06/30]
- · 《市场观察》征稿要求[06/30]
- · 《市场观察》投稿方式[06/30]
- · 《市场观察》收稿方向[06/30]
- · 《市场观察》栏目设置[06/30]
一周市场观察|上海启动数交所数字资产板块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【如果您有新闻线索,欢迎向我们报料,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。报料微信关注:ihxdsb,报料QQ:3386405712】 NFT不仅仅是一个新的资产承载方式,还是基于区块链的新型技术应用,极大可能
【如果您有新闻线索,欢迎向我们报料,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。报料微信关注:ihxdsb,报料QQ:3386405712】
NFT不仅仅是一个新的资产承载方式,还是基于区块链的新型技术应用,极大可能会为区块链产业和实体产业双向赋能。NFT是数字时代下的趋势性产物,将有可能在今后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,而相关布局企业也可能获得先发优势。
实际上,NFT概念并不是近期才出现在大众视野中,其在2018年就曾出现过短期繁荣。数据显示,2018年,NFT的销售出现了短期的繁荣,2019年进入泡沫化的谷底期,2020年市场略微回暖,2021年NFT 市场再次出现了火热的表象。
对于元宇宙和NFT的关系,有分析指出,NFT是必须对应到具体的数字资产上的,主要是为数字资产确权而使用的,比如现实世界中的文学作品、音乐作品和影视作品是有明确的版权所属的,很清晰。而在虚拟世界中,属于私有的头像、表情包、数字绘画等虚拟的数字资产确权和产权交易证明,就需要NFT这一个工具。
单看NFT,未来市场规模尚有较大发展空间,资产种类会更加丰富,更多艺术品、卡牌、NFT游戏以及其他新的应用或将面世,技术层面也预计有较大提升空间。此外,未来数字人民币的发展以及法律制度的完善也有望共同驱动NFT行业持续发展。
NFT发展与元宇宙息息相关
8月24日,上海数据交易所以“五大首发”在全国率先设立数字资产板块,重构“概念、板块、产品、网站、工具”数字资产全生态,打造数字资产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新样板。
此外,天下秀的自媒体数字藏品工具集“TopHolder头号藏家”已作为微博数字藏品官方服务商和数字藏品发行平台,帮助自媒体创作者提供数字藏品服务。值得注意的是,上述NFT概念股,大多数均与元宇宙概念重合。
政策支持 积极探索NFT交易平台
封面新闻记者 朱宁
发展火爆 NFT产品平台不断上线
2021年,区块链被正式列入到“十四五”规划纲要中,作为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产业。当年12月29日,国家版权局印发《版权工作「十四五」规划》,文件中提到要推动新业态新领域版权保护。
从概念走势来说。自4月底以来,NFT概念逐步反弹,截至上个交易日(8月26日)收盘,板块指数达1042.31点,较今年上半年的最低点已增长了15%。
现阶段NFT尚处于发展初期,更多的应用于个人资产保护,是数字资产“身份证”,成为展现虚拟世界身份地位和财富实力的象征,NFT在国内的称呼也就是我们熟知的“数字藏品”。
国内NFT市场发展慢于海外,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活跃。自2021年12月底新华社发布首套数字藏品,到今年年初哔哩哔哩宣布发布首款数字艺术头像“鸽德”,并正式开放报名,再到今年618限量数字藏品头像,吸引了Burberry、百事可乐、Adidas Neo、肯德基等品牌参加,数字藏品热度持续攀升。
此次上海数交所有“五大首发”,分别是创新首发数字资产新定义、首创数字资产板块管理规范、首发与实体经济强耦合的数字资产、首发数字资产网、首发数字资产管理工具数账通。
截至目前,东方财富NFT概念共有28只成分股。而在这些成分股中,蓝色光标、汤姆猫等A股上市公司陆续上线数字藏品平台。有统计显示,仅从上市公司来看,目前已有至少20家上市公司推出了数字藏品交易平台。
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藏品、数字艺术品,在国内外语义中属于数字资产的一种。实际上,早在2022年上半年,上海已开始积极探索NFT(国内语境中的数字藏品)交易平台建设。
其中,创新首发数字资产新定义,定义了数字资产的“四不五可六类”。“四不”即底层商品为金融资产的不上市,无明确经济价值的不上市,数字资产产权不清晰的不上市,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不上市;“五可”即可穿透、可确权、可定价、可流通、可溯源;“六类”即现阶段可交易数字资产主要包括文博衍生、数字文创、消费场景、品牌营销、产业应用、数据知识产权等六种类型。
更重要的是,7月18日,数字版权藏品平台——“天工数藏”上线公测。天工数藏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(ICDC)旗下数字藏品展示与交流的官方平台。截至目前已有20家以上“国家队”数藏平台上线。而今年7月以来,共有6家国有背景数藏平台入场。
文章来源:《市场观察》 网址: http://www.scgc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829/214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