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金庸武侠小说的市场拓展(4)

来源:市场观察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4-23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陈墨在《刀光剑影蒙太奇——中国武侠电影论》中认为:“1.金庸小说博大精深,确实难改;2.不同的改编者对金庸的小说有不同的‘读解方式’;3.电影有

陈墨在《刀光剑影蒙太奇——中国武侠电影论》中认为:“1.金庸小说博大精深,确实难改;2.不同的改编者对金庸的小说有不同的‘读解方式’;3.电影有自身的特点,不大可能与小说一一吻合,从语言文字到银幕图像,当然要重新设计;从洋洋百万言文字到一个多小时画面,亦须简练集中,是以非改不可;4.若说小说通俗,电影——武侠电影——须比它更通俗、更适合观众的口味才成;5.不同的时代,有不同的电影美学,如90年代的谐趣、视觉奇观化、情感开放、动作卡通化等等,就是较为普遍的电影规则,被大家所运用。”因此,金庸武侠小说的电影改编出现了四种情况:“1.有将其主干全都写出,以求其‘全’的,其失,在于粗疏简陋,如《新天龙八部》;2.有将其主要情节加以凝练,以求其‘精’的,其失,在于格局太小,如《笑傲江湖》;3.有将其一部分情节加以发展,以求其‘新’的,其失,在于化深刻为平面,如《新碧血剑》;4.有依据某一点而全盘改装,以求其‘变’的,其失,在于化浑厚为浅直单薄,如《东方不败》。至于《风云再起》及《东成西就》,那就更是离经背道、胡编乱侃了。”[9]看来,金庸武侠小说的电影改编实在有点吃力不讨好,难怪乎只有约40部,无论发展和影响都较电视剧的改编逊色。

金庸武侠小说的电影改编远不及电视剧改编的影响深远,究其原因,主要有两方面:一是市场接触面有限。电影只能接触“电影观众”,愿意买票看电影的人,其数量远不及留在家中看电视的人,尤其是免费电视剧的出现,为大众提供了一个更方便的选择。二是改编困难。电影的播放时间在两小时左右,而电视则可以连续剧的方式播放,即使每套剧集的播放时间长短不一,但肯定比电影多出许多。由于时间的限制,电影所能呈现的小说内容,远不及电视剧,因此,电视剧比电影更“原汁原味”。

1976年4月12日,在佳艺电视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佳视”)播映的《射雕英雄传》是香港电视史上第一部由金庸武侠小说改编的电视剧。由萧笙监制,白彪饰演郭靖,米雪饰演黄蓉。佳视的《射雕英雄传》每晚播出五集,每集55分钟。苏咏智指出:“香港佳艺电视台初成立时因属第三家无线频道,收视优势早被TVB、丽的占走,始终陷苦战……白彪与米雪主演的《射雕英雄传》播映,竟然一路大红,最后得到百万观众收看。”[10]可见这部剧在当时是相当成功的。因此佳视再接再厉,1976年播映了另一套由金庸武侠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——《神雕侠侣》。这与金庸在创立《明报》时为招徕读者而创作《神雕侠侣》有异曲同工之效。唐杰认为金庸创作《神雕侠侣》是商业上的考虑,好让《射雕英雄传》的热潮可以延续,并且推动《明报》的发展,因此在《神雕侠侣》中沿用了大部分《射雕英雄传》的人物。[11]金庸这一商业考虑相当正确,佳视《神雕侠侣》电视剧的商业考虑也同样相当正确。

佳视在1976年7月5日晚上开始放映《神雕侠侣》,是佳视的第二部金庸电视剧,也是香港的第二部金庸电视剧。这部电视剧仍然由萧笙监制,男主角杨过由罗乐林饰演,女主角小龙女由李通明饰演,是金庸武侠剧史上第一代杨过和小龙女。随后,佳视还制作了《碧血剑》(1977)、《雪山飞狐》(1977)和《鹿鼎记》(1977)三部金庸武侠剧。①括号内数字为该剧播出年份。下同。

佳视开创了香港武侠剧的先河,是香港电视武侠剧的开山老祖,[12]也是金庸武侠剧的创始者。佳视制作的金庸武侠剧不但轰动一时,更掀起了武侠剧的热潮。可惜,由于佳视先天及后天的限制,不久便被电视广播有限公司(TVB)超越了。

面对佳视金庸武侠剧的热播,TVB积极响应,于1976年制作了TVB的第一部金庸武侠剧——《书剑恩仇录》。这部剧由王天林监制,郑少秋和汪明荃等主演。郑少秋在这套剧里分别饰演陈家洛、乾隆和福康安三个角色。由于在《书剑恩仇录》的原著中陈家洛和乾隆是亲兄弟,而福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,三人不但有着极紧密的亲戚关系,而且相貌酷似,因此,TVB的第一部《书剑恩仇录》便由郑少秋一人来饰演这三个角色,其中不止一幕讲述陈家洛与乾隆会面,因此,饰演陈家洛的郑少秋,与饰演乾隆的郑少秋必须同场,而且还要对话。“两位郑少秋”不但同时以正面面向屏幕前的观众,还出现“交叉走位”的画面。②《书剑恩仇录》(1976)第22集讲述陈家洛前往拜祭父母,遇到正在拜祭的乾隆,二人交叉走位两次。这个画面在当时是相当难得的技术,遂也成为经典的电视片段,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
文章来源:《市场观察》 网址: http://www.scgczz.cn/qikandaodu/2021/0423/1309.html



上一篇:新青年和新青年之间的对话作为策略的读者通信
下一篇:浅谈中国年度大豆行业市场状况与区域竞争格局

市场观察投稿 | 市场观察编辑部| 市场观察版面费 | 市场观察论文发表 | 市场观察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市场观察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